当孩子说“我不想学了”,如何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呢?

——

几乎所有的爸妈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想学。

可是坚持不了几天,孩子就变着法子说不想学了。

因为新鲜劲儿过了,就是考验耐力的时候了。

很多时候,孩子说不想学。

我们会听到父母这样的回答:

“没得商量,我们说了算,赶紧给我学。”

“好好好,宝贝,我们不学了”

“真是够笨的,你同学都学了,就你不会”

可是很少有父母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也没有去顾及孩子说这句话背后的原因。

反而急忙地把责任推给了孩子。

其实当孩子说“我不想学了”,你的回答很重要。

当孩子说不想学的时候,爸妈们常常纠结:是听孩子的选择放弃,还是要继续坚持,逼一下孩子?

我觉得,在真的放弃之前,父母有责任适当地逼一逼孩子。

因为放弃谁都会啊,可以说是非常容易的事。

可是要坚持下去却要足够的耐力和勇气。

怎么理解这个“适当”,考验着为人父母的智慧。

首先是弄清自己做这件事的目的,因为目标对了,走的路才不会歪。

适当逼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韧劲和耐心。

而不是为了逼着孩子去帮我们实现未达成的梦想。

更不是拿孩子当作自己的作品,拿来跟别人做比较。

有个小男孩,报了钢琴班,每周两节课。

上了半个学期的时候,他跟爸爸说:“爸爸,弹钢琴太难了,我不想弹了。”

爸爸拉着他小小的手,放在手心,跟他说:“是呀,是不是用力弹的时候,手指会疼?”

“嗯!还要记很多的东西。”

爸爸能感觉到他的压力。

但看不出他的反感,而是看到一个需要支持的孩子。

所以爸爸跟他说:“再坚持几年试试吧,到时如果你觉得不想学,爸爸支持你,但是现在你才刚刚开始弹,放弃的话就太可惜啦!”

“要几年?”

“等你读小学的时候吧,二年级,怎么样?”

“好吧!”

之后他也没有说不想学的话。

因为爸爸理解他的心情,也给了他建议。

当然,爸爸也开始去学,做他的学生,一起学。

其次是好好把握这个度。

比如看一本好书,开头也许平淡无奇,但你能坚持读50页的时候,也许就舍不得放下了。

看一部好的电影,开头也不一定扣人心弦,但是看20分钟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有了美好的收获。

这个50页和20分钟就是度。

如果真的是一本没有任何趣味的书或者一部烂片。

就不要逼着孩子去啃完。

在兴趣的培养上,我也持这个态度。

因为适合孩子的,做起来会得心应手,信心满满。
u=1914854118,3849517987&fm=26&gp=0.jpg
父母要努力陪孩子一起,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扇门,然后坚持走下去。

如果孩子真的不想学,开始想尽办法对抗,甚至偷偷放弃时。

那我们要冷静下来,找到孩子不想学的原因。

不要跟孩子站在对立面,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

别急着去批评指责孩子。

甚至为此大发脾气,是最无益的。

因为这只会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厌恶。

孩子形成一种这样的反应:学习就要挨骂,学习是痛苦的。

这样只会让他形成阴影。

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可以变得有趣一点。

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比知识获取更重要。

有的父母会说,辛苦学习,孩子会快乐吗?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再辛苦也会觉得快乐,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发现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两件事就是“玩游戏”和听故事。

尽早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往往可以从阅读开始。

先让他看懂简单的故事书,有一种成就感。

唤起孩子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游戏”+“故事”的方法。

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比单纯的物质奖励要重要。

很多父母会鼓励孩子努力学习,以后能挣大钱。

孩子往往对这个没概念,心里还会想家里有钱,或者我又不要钱。

那是不是就不要努力学习了?

还有父母会给孩子一些奖励,比如考了第几名就奖励一次旅行或者奖品。

而孩子真的为了这些外在的目标,而不是内心驱动地话,很难形成持续的努力。

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简单的告诉他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他能够让你变得强大,比如你想研究一只恐龙,那就需要先学习恐龙的知识,否则你发现了恐龙化石也不知道。

父母要做终身学习者,成为孩子学习的伙伴。

言传身教更重要,你常常读书,孩子也会翻看你的书。

有一天,我抓住翻我书的儿子。他说想看看里面有什么。

我说这本书,你暂时还看不懂,但是爸爸能看懂,那是因为爸爸学习了很多很多年。

你加油啦!真是一本有趣的书啊,真希望你看看。

当他对一切都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学习冲劲时,兴趣之门被打开,一切就好办了。

当孩子说学习太苦的时候,请告诉孩子:没有努力的幸福是不长久的,哪怕你想象的再美;没有汗水的快乐也是不真实的。小时候必须努力学习,未来能攀登高峰,看到更美好地风景。”

很多年后,我们发现那些不想学就不学的孩子往往会后悔自己当年为何没有多坚持一会。

其实,就算放下那些所谓的成功,回归本质。

每个人都希望能过的有尊严,能找寻到自己的价值。

因为尊严和价值感会让你觉得快乐。

而这些,却跟汗水有关。

放眼望去,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更努力的父母。


上一篇从小就要教会的四大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
下一篇寒假里,如何让孩子逼自己学习?快速提升自学能力的5个方法

评论COMMENT

——

用户名 Name
评论 Comment

产品中心

——

学乘优APP,由深圳市都来学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和运营,是学乘优学习管理平台的手机应用端。学乘优APP(安卓版),已经上线,欢迎大家下载体验!

Learn more